杭州市2024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绩效初评会在杭师大顺利召开 |
发布时间:2024-12-20
发布部门:继续教育中心
作者:李潋
浏览次数:<span id="hitcount3039602">187</span><script src="https://search.hznu.edu.cn/zcms/counter?Type=Article&ID=3039602&DomID=hitcount3039602"></script>
|
12月19日,杭州市2024年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绩效初评会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举行。杭州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杭师大继续教育中心)及来自13个区、县(市)教育局、教师培训机构的50余位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杭州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启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师训中心主任郭旭鹏主持。 郭旭鹏主任主持 张启鹏处长讲话 张启鹏在讲话中指出,过去一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蓬勃发展,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杭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此次绩效初评是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全面检验,对各区县(市)教师培训机构意义重大。他强调,各区县(市)需高度重视此次考评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培训工作的关键举措,认真梳理总结,如实展示成绩与问题,以评促改,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方案,优化培训管理与内容,满足教师多元需求。同时要利用此次会议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升全市教师培训工作水平。他希望各方能以此次会议为新契机,持续开创杭州市教师培训工作新局面,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杭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汇报答辩环节精彩纷呈,亮点频出。各区县(市)代表依次展示了过去一年教师培训工作的特色与创新,充分展示了杭州市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为教师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城区提出“新师慧”全生命周期培养模式,借助数智赋能,通过结构化课程、多样态研修模式和成长性评价,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拱墅区强化学科实践,推动教学方式变革,通过系统的组织保障、培训推进、科研攻坚和课堂实施,提升教师学科实践能力;西湖区开展众筹型劳动研修,解决劳动教育困境,提升教师劳动教育能力;滨江区创新科教大联盟合作模式,提升教师“大科学”教学素养,推动区域科技教育发展;萧山区构建“三类五阶”培训序列,推进“琢玉”工程,同时借助数智转型提升教师智慧作业素养,推动教师全面发展;余杭区抓实“五五三”优师工程,从梯队人才培养、“家门口”好研修推进到校本研修迭代,全方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临平区改革教师培训机制,创新“卷入式”研训模式,提升教师培训质量与参与度;钱塘区聚焦“钱塘红潮”大思政工程,构建一体化研修体系,促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富阳区探索四层级校长培训体系,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培养学术型校长;临安区针对新教师特点,实施“新人新质新训”计划,融合多种培训方式,助力新教师成长;桐庐县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核心,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创新培训模式、强化名师引领与搭建成长平台,多维度提升县域教师专业化素养;淳安县在名师培养、学历提升、干部培训和校本研修等方面成效显著,通过联合办班、经费保障、高标要求和课题引领,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建德市推进校本研修“123”区域策略,涵盖社区模式和俱乐部模式,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此次会议的召开,旨在全面评估杭州市各区县(市)教师培训工作的成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培训工作品质。也为各地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有助于推广优秀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教师培训工作水平,推动杭州市教育事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未来,杭州市将继续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断优化培训模式,创新师干训特色,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